对于 8090 后来说,二八大杠自行车是刻在记忆里的 “老伙计”。那时候,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么一辆,漆黑的车身锃亮,车把又宽又直,车座高高的,车轮直径足有二尺八寸,“二八大杠” 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。
小时候,最盼着的就是坐在爸爸的二八大杠上。大人长腿一跨就能稳稳蹬起来,我们要么蜷在前面的三角杠上,小手紧紧攥着车把,感受风从耳边呼呼掠过;要么趴在后座上,搂着大人的腰,看车轮碾过坑洼的土路,颠得屁股发麻也咯咯直笑。车后座还常绑着个竹编筐,有时装着刚从地里摘的蔬菜,有时塞着给亲戚带的点心,偶尔还能挤下两三个小伙伴,一路叽叽喳喳像群小麻雀。
那时候的二八大杠可不止是代步工具。爸爸骑着它送我们上学,妈妈骑着它去市场买菜,爷爷骑着它驮着半袋粮食去磨坊。车把上挂过油盐酱醋,后座上载过弟弟妹妹,甚至有调皮的孩子踩着脚踏板后面的小支架,像挂在车尾的小尾巴,跟着跑过整条胡同。车铃铛 “叮铃铃” 一响,就知道是熟悉的人来了,邻里街坊隔着老远就打招呼,那声音比现在的汽车喇叭亲切多了。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