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“80后”的童年里,都不会忘记有一只这样的铁皮青蛙
要说咱们 80、90 后小时候最稀罕的玩具,铁皮青蛙绝对能排前三!巴掌大的铁疙瘩,刷着翠绿翠绿的漆,背上还印着红黄相间的斑点,看着就像池塘边蹲着的小青蛙。肚子底下藏着个银色发条,拿把小钥匙 “咔咔咔” 拧紧,一松手,这小家伙就 “呱嗒呱嗒” 往前蹦跶,四只脚扑棱得可欢实了,跟活的似的!
记得那会儿,校门口的小卖部只要一摆出铁皮青蛙,准保被我们围得水泄不通。零花钱攒好几天,终于买到手,能开心得走路都蹦起来。上课的时候把它偷偷塞在课桌肚里,时不时摸出来拧两下,听着那清脆的 “咔嗒” 声,感觉比老师讲课还有意思。课间十分钟,教室走廊、操场水泥地就是我们的 “竞技场”。一群孩子蹲在地上,“预备 —— 放!” 铁皮青蛙们你追我赶往前跳,谁的青蛙跳得又快又远,就能收获一片 “哇塞” 的赞叹声,那成就感,比考了满分还爽!
我小时候有只铁皮青蛙,漆都被我磨得掉了大半,肚子上还磕出个小坑,但我照样当宝贝似的供着。有次邻居家小孩来玩,不小心把发条拧断了,我差点跟他急眼,抱着青蛙哭了半宿。后来还是我爸用老虎钳捣鼓半天,给修好了,从那以后我都舍不得多玩,生怕再给弄坏了。
那时候物资没现在丰富,玩具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样,但铁皮青蛙带来的快乐一点都不少。拧发条的时候,得掌握好力度,拧太紧容易断,拧太松又蹦不起来,这不就跟生活似的,得拿捏好分寸。看着青蛙一蹦一跳,我们还能脑补出各种故事:这边是 “青蛙大冒险”,那边是 “争夺荷叶之战”,想象力跟着青蛙的脚步到处跑。
现在再逛文创店,偶尔还能看见包装精美的铁皮青蛙,可总觉得少了点味儿。以前的铁皮青蛙,边角摸着剌手,漆面容易脱落,发条还总卡壳,但正是这些不完美,才藏着我们最真实的童年。那一声声 “呱嗒呱嗒”,不只是玩具跳动的声音,更是刻在记忆里的时光印记,每次回想起来,嘴角都会不自觉地上扬,原来快乐真的可以这么简单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